top of page

ECO-TOURISM

芳苑濕地生態魅力旅遊規劃

步道.png
2019516_190523_0011.jpg
2019516_190523_0014.jpg

​​前言

芳苑濕地為全台最大泥質潮間帶之一,擁有良好的生態資源與在地產業,但由於地理位置,在地之發展停滯不前,人口逐漸減少。

屏幕快照 2019-05-23 上午12.16.08.png

芳苑濕地地處偏遠,位於台灣西部之海岸觀光系統之下,距離最近之大眾運輸系統(彰化高鐵站)約為22公尺,抵達不易。今年來,芳苑之人口數量,產業模式逐漸向觀光轉型;另一方面,濕地生態物種數量,也呈現逐漸下降之趨勢。因此,本計劃慾通過啟動在地之生態魅力旅遊,通過吸引更多遊客以及青創工作者,希望帶動地方之發展,為啟動地方創生打下基礎。

屏幕快照 2019-05-23 上午12.15.50.png

「基地分析」

根據本計劃之目標,通過分析人文,生態,以及觀光系統三個方面,尋找在地之發展潛力與限制。

1:人文分析:蚵產為在地賴以生存之產業,其帶動之海牛拉蚵之特色已成為在地聚落之代表文化。另一方面,聚落內保留了大量的傳統廟宇以及特色之紅磚建築,代表了聚落內的傳統文化特色。但這些空間卻由於缺少使用而逐漸荒廢,遭到遺忘。

2:生態分析:聚落內最大的生態分佈為候鳥,底棲生物以及紅樹林生態。但近年來,由於海流之流向,紅樹林擴張迅速。

3: 觀光系統:與芳苑濕地距離最近,最為相似之遊憩點為王功漁港,都以濕地生態旅遊為賣點,現已有17家私人商家,在此地發展海牛拉蚵之行程。然而,芳苑與之不同的是,聚落內具有更多傳統廟宇空間。

「課題與對策」

根據基地分析以及生態旅遊之目標,基地內部具有三點課題與對策。

1: 濕地海岸環境 隨著紅樹林之不斷擴張,侵佔了底棲生物之生存空間,位於紅樹林與泥灘地間的生態過渡帶不斷縮減,生態物種的數量逐漸減少。因此我們希望利用浮橋的形式,在避免大型工程對濕地造成過大人為影響的前提下,設立裝置,控制紅樹林之擴張。

2: 聚落人文空間 由於大部分遊客將注意集中於濕地生態,聚落內之傳統空間遭到忽略,在地文化逐漸流失。因此我們利用廟宇為吸引點,引導遊客進入聚落內部,整合商業,旅遊,與居住功能,呈現在地人文特色。

3: 海陸兩岸間的串連 新建之濱海快速道路(台17)與海堤生硬切割了海陸兩岸之關係,人與生物缺少一個緩衝的空間。因此我們將打破部分海堤,將其階梯式,導入軟性之植栽與人文活動,連結海陸兩岸之關係。

「規劃構想」 以現有之小眾生態旅遊為基礎,導入紅樹林生態活動,另利用五座廟宇找出聚落內部具有潛力之人文動線,結合周邊之紅磚古厝以及商業空間,作為聚落內部遊程動線,並以此結合原有生態,作為在地之生態旅遊遊程,啟動在地創生。

「設計發展」

由於普天宮位於生態以及人文遊程之轉折點,並具有較大知名度以及在地影響力,因此其周邊空間作為主要設計部分,有帶動地方三生之潛力,可作為發展生態旅遊之契機。

1:將停車功能後移,保留原有大面積廣場腹地,為節慶大型活動留有空間,並選用在地紅磚鋪面於廟宇前串連各個零散廟宇空間。

2: 導入市集,遊憩區,廣場等活動空間提供更多遊憩可能性,增產遊客在此停留的時間。

3: 利用手作工廠以及土地宮周邊之環境將廟宇空間連結至海堤,並在海堤導入觀景平台,紅樹林步道,浮橋步道,黃牛遊憩站,以吸引更多遊客前往。

4: 找出聚落內部各個潛力空間,根據其地理位置以及面積大小,導入適當活動,結合周圍之廟宇以及紅磚古厝,引導遊客進入聚落之信仰中心,感受在地之香火特色。

​後記

本生態旅遊規劃僅作為為在地未來啟動地方創生之契機,在現有潛力下將基地內的生態特色以及人文氣息結合,給予芳苑在地之特色。

Designer

溫緯中.jpg

溫緯中

About me

IMG_0326.JPG

葉紫君

About me

bottom of page